科学家认为古太阳系的行星轨道迁移导致小行星群向内侧轨道飞掠
科学家一直怀疑在太阳系诞生后的五至六亿年,土星和木星的轨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生的特殊引力模式也改变了海王星的天王星的轨道,在此期间,古太阳系中部区域的微行星群则受到这些大型气态行星引力的相互作用,有些轨道变成椭圆或者更扁平的椭圆,甚至被弹出太阳系。进入高椭圆轨道的外围天体组成聚集成现在太阳系边疆的奥尔特云,而靠近内侧一些的微小行星群则向太阳系内侧轨道移动,启动了“后期重轰炸”的进程。
古太阳系外围巨型气态行星的轨道迁移造成了小行星等空间岩石集中“轰炸”太阳系内侧轨道的天体,其中就包括地球和月球。科学家认为我们在月球等天体上看到的大量古老撞击坑就可以证明太阳系在诞生数亿年后发生了恐怖的“后期重轰炸”。当然,这样的“轰炸”并没有停止,只不过现在的情况与39亿年前相比降低了很多,但撞击依然处于进行之中,典型的例子就是1994年撞击木星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同时,科学家还认为这段时期使生命分子出现在地球上,为地球生命的诞生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澳大利亚天文台的科学家西蒙?奥图尔介绍:“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太阳系行星轨道迁移的奥秘,更好地了解太阳系早期演化的情况。”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物质本能汇合被形容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之谜有望被破解?
- 航天史奇迹:SpaceX猎鹰9号回收火箭确定可再用
- 中日合作发现113号元素,无奈定名“日本”
- 航天飞机成为历史?美国不玩印度玩
- 2000岁古树将被克隆:活久见,见自己?
- 技术落后: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由本国企业运营的核电站
- 好奇号火星玩自拍:纳米比沙丘尘埃布满火星车
- 科学家发现唤醒大脑机制:大脑中的觉醒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