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推选太子时,为什么得票第一的是康熙帝第八子胤对?

lier|
54

  命令大臣推选太子时,得票第一的是八皇子,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废除太子。但康熙帝在胤甸被废后几个月就后悔了,想复立胤甸。为了不让自己背上出尔反尔的骂名,康熙帝一方面下令群臣推选太子,另一方面都不断地暗示群臣自己要复立胤甸。在康熙看来,自己复立胤甸的计划可谓。

  然而等到群臣推选太子时,得票第一的皇子却不是胤甸,而是康熙帝第八子胤对。康熙帝惊怒之下当着群臣的面严厉批评了胤对并下令重选,结果还是胤对得票第一,逼得康熙帝竟然玩了“托梦”。那么康熙命令大臣推选太子时,得票第一的皇子为什么是老八胤对呢?

  根据史书记载,康熙帝第八子胤对为人亲切随和,待人体贴细致,文化和骑射水平都不错。因此胤对的人缘极好,很多皇子(如老大、老九、老十、老十四)和大臣与胤对的关系都不错。但人缘好只是胤对在推选太子时得票第一的次要原因,胤对得票第一还有更深的原因。

  从起兵到初年,满洲勋贵都是内部最强大的政治势力,连、帝都是依靠满洲勋贵的推举才继位的。康熙帝的继位也对满洲勋贵作了重大妥协,这才出现了专权。因此康熙帝亲政后就削弱满洲勋贵的权势影响,实行了很多加强皇权的改革。

  册立皇太子是康熙帝非常重要的一项加强皇权的改革,因为这能在制度上取消满洲勋贵推举的所谓“祖制”。于是满洲勋贵针对康熙帝册立皇太子的改革展开攻击,这也是“九子夺嫡”爆发的真正原因。而满洲勋贵的计划是扳倒皇太子胤甸,拥立一个他们的利益代言人继位。

  胤对的母亲出身低微,他的为人又亲切随和,导致胤对成为对满洲勋贵的态度最好的皇子。因此满洲勋贵选择胤对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人,从而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当康熙帝要求群臣推选太子的时候,满洲勋贵认为:推选太子是恢复勋贵推举皇帝“祖制”的最好机会。

  正因如此,满洲勋贵决定集体推举胤对为皇太子。而且为了恢复勋贵推举皇帝的“祖制”,满洲勋贵选择集体无视康熙帝复立胤甸的暗示。再加上官员和康熙亲信因为胤甸的突然被废而选择中立沉默或者依附满洲勋贵,胤对自然就成了得票第一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