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老鼠是研究人类学习如何发声的最佳模拟对象。但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以下简称“WSU”)科学家研究发现,同人类和黄莺不一样的是,老鼠们天生就不用学习如何发声。
据了解,该研究结果已刊登在《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期刊上,并为揭开语言发声及紊乱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工具。
为了探寻老鼠们是否真的无需学习发声技巧,WSU的神经生理学家克里斯汀-波特福斯(Christine Portfors)首先破坏了12只新生雄性老鼠的耳毛细胞。耳毛细胞可将声波转换为供大脑处理的电信号,从而使母体听见声音。
接着,失聪的老鼠由听力正常的老鼠在正常的社交环境下抚养长大。
之所以实验用雄性老鼠,是因为它们在雌性老鼠面前是活跃的发声体。
实验结果显示,不管老鼠是否失聪,老鼠们都会发出声音。得到来自失聪和听力正常老鼠的相同的整段超声波,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本质上的分类。波特福斯称:“这就表明,老鼠并不需要依赖听力产生声音。基本上来说,它们都不需要听到自己说话,不需要听觉反馈,也不需要学习发声。”
这么看来,再用老鼠作为研究发声原理的模拟似乎有点过时。但科学家现在可以集中精力,以老鼠为模拟,研究交流紊乱的遗传机制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物质本能汇合被形容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之谜有望被破解?
- 航天史奇迹:SpaceX猎鹰9号回收火箭确定可再用
- 中日合作发现113号元素,无奈定名“日本”
- 航天飞机成为历史?美国不玩印度玩
- 2000岁古树将被克隆:活久见,见自己?
- 技术落后: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由本国企业运营的核电站
- 好奇号火星玩自拍:纳米比沙丘尘埃布满火星车
- 科学家发现唤醒大脑机制:大脑中的觉醒开关
